中秋佳節明月圓,良辰佳節月餅甜。
秋者,莊稼成熟之意也。農曆八月十五,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名“中秋”。“中秋”又稱“月夕”。
早在春秋時代,帝王就已開始祭月、拜月了, 後來逐步傳到民間。到唐朝初期,“中秋”成為固定節日。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,到明清時,已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節日之一,也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。
千百年來,“中秋節”流傳下諸多習俗,中秋時節,天高氣爽,月朗中天,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。月餅象徵着團圓,閤家分食月餅,寓意月圓人圓。
桂子月中落,天香雲外飄。中秋佳節賞桂花。古代文人對中秋,也是情有獨鍾,曾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。又是一年中秋佳節,恰逢國慶節。願你思念的人平安長久,願有人與你一起賞圓月,共嬋娟。